首頁 | 中國江西網(wǎng) | 論壇 | 博客 | 社區(qū) |   新聞:0791-86849275 廣告:86847125 手機報:86849913

;韬顒①R墓竹簡揭秘


 大江網(wǎng)   2024-09-06 12:25:38 來源:當代江西 編輯:黃文靜 作者:
[瀏覽字號: ]

      

      新學期伊始,細心的學生將會發(fā)現(xiàn),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的《論語》竹簡亮相新版《中國歷史》課本。讓人驚奇的是,劉賀墓出土的竹簡遠不止儒家經(jīng)典《論語》。

      2015年,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各類器物一萬余件(套),轟動了全世界。其中,在劉賀墓主槨室西北回廊北部發(fā)現(xiàn)有5200余枚竹簡木牘,引發(fā)極大關注。

      

    9年過去了,這些簡牘研究進展如何,有何新的發(fā)現(xiàn)?背后蘊藏著哪些歷史信息和文化密碼?

      

      南昌漢代;韬顒①R墓出土的《論語》竹簡,第一次出現(xiàn)在新版教科書《中國歷史》中。

      

      “六藝”類典籍發(fā)現(xiàn)失傳1800多年的《齊論語》

      

    海昏侯墓出土的簡牘主要是墓主人劉賀生前閱讀或收藏的“書籍”,包括《詩經(jīng)》《禮記》《儀禮》“詞!焙汀洞呵铩贰墩撜Z》《孝經(jīng)》,即先秦時期的儒家經(jīng)典“六藝”。

      

    《論語》簡:現(xiàn)存500余枚,每簡書寫24字,通篇抄寫嚴整,簡牘書體莊重典麗,墨跡存在變化,或由多人書寫而成。保存完整的簡牘背面皆發(fā)現(xiàn)有篇題,如“雍也”“子路”“堯”和“智道”等。

      

    值得一提的是,牘文中保存有“智(知)道”篇題和一些未見于今本《論語》的內(nèi)容,說明;韬钅钩鐾恋摹墩撜Z》簡本應是《漢書·藝文志》中記載的失傳1800多年的《齊論語》。這是一個重大發(fā)現(xiàn),不僅增進了我們對《論語》含義的了解,更將為研究《論語》版本學提供重要實物證據(jù)。

      

    《詩經(jīng)》簡:1200余枚,內(nèi)容分為篇目與詩文,每枚簡牘上面書寫20字,分四欄書寫!对娊(jīng)》簡文與今流傳版本《毛詩》有所不同,或為兩漢時期的《魯詩》,為研究漢代《詩經(jīng)》學提供重要材料。

      

    《春秋》簡:200余枚,大多殘瀝不清,內(nèi)容多是僖公時期的《春秋》經(jīng)傳,簡中部分內(nèi)容見于今本《春秋》三傳,但有些內(nèi)容僅見于《公羊傳》。值得注意的是,《春秋》簡與今本《公羊傳》差異較大,簡文記述內(nèi)容更為詳盡。

      

    《儀禮》、詞祝類簡:存100余枚,與祝禱、祭祀相關。詞祝簡中提到的“五帝”,正好與五方、五色等相配伍的“五色帝”對應,這在已出土先秦文獻中首次見到。儀禮簡主要記錄特定儀式中參與者的站立位置、進退禮節(jié)、主持者號令等,簡中記錄的主體皆稱“王”,可判斷為劉賀在山東做昌邑王時行用的禮儀,為實用文本。這類記錄現(xiàn)實生活的早期儀禮文本罕見,屬首次發(fā)現(xiàn),意義重大。

      

    《禮記》簡:300枚左右,包括形制、書體各異的多個簡本,還有一些不見于傳世文獻的佚文。

      

    《孝經(jīng)》簡:600余枚,均殘損嚴重,內(nèi)容與“孝”的說解和闡釋有關。

      

    海昏侯墓出土的簡牘也展示了西漢;鑷奈膶W成就。其中有體裁近于“政論”的竹簡50枚,詩賦類竹簡200余枚!罢摗焙喴灾堋⑶刂螄鵀槔,主張輕徭薄賦、偃武興文,以仁義治國。詩賦簡可辨《子虛賦》《悼亡賦》兩篇,為研究漢賦提供了新鮮資料。

      

    中國文學界一直認為,中國最早的《悼亡賦》是西晉潘岳所作。然而,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到目前為止最早的《悼亡賦》卻顛覆了這一認識。

      

    ;韬顒①R墓出土的記載隨葬衣物的遣策。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/供圖

    奏牘文書證明隨葬金餅可能是用于進獻朝廷的酎金

      

    ;枘钩鐾恋暮啝┲杏薪60枚為公文奏牘。奏牘指的是兩漢時期臣子上呈給皇帝的奏事公文,類似于后代的奏章。這些奏牘長約23厘米、厚0.7厘米,與漢尺一尺長度相近,故又稱為尺牘。

      

    奏牘為海昏侯劉賀及其夫人向皇帝及太后的上書,涉及到朝獻、酎金、秋請等內(nèi)容,從中可以看出,劉賀自稱為“南藩;韬畛假R”。

      

    《說文解字》曰:“藩,屏也!眱蓾h時期諸侯王一般稱“藩”,如齊王稱東藩、燕王稱北藩、南越王稱南藩等!澳戏狈Q謂同見于;韬钅钩鐾两痫炛希缃痫災珪}記“南藩;韬畛假R”字樣。

      

    但是,劉賀自西漢宣帝元康三年(前63年)從山東昌邑就國;韬,爵位為列侯,按其實際身份不能稱“藩”,只能稱“侯”。而劉賀在上奏皇帝的木牘奏章中首稱“南藩”,既表達有輔衛(wèi)漢朝的忠心,又體現(xiàn)出劉賀自我強調(diào)“王”的身份。

      

    奏牘也記載了劉賀妻子的自稱,她自稱為“;韬罘蛉随薄!胺蛉恕笔菨h代對正妻的稱呼,“待”或為劉賀妻子的名字,表明劉賀來到;韬顕蟮钠拮用小按薄

      

    據(jù)《漢書·昌邑哀王劉髆傳》記載,宣帝元康二年(前64年),劉賀雖然已經(jīng)被廢居處昌邑故王宮,宣帝對他依然心存顧忌,于是派遣山陽郡太守張敞前往察視。張敞來到昌邑故王宮后與劉賀交談,其間劉賀讓他的妻、子、奴婢等出來拜見太守。

      

    文中提到,那時劉賀的妻子是執(zhí)金吾嚴延年的長孫女,名叫羅紨,顯然與劉賀來到江西后的妻子“待”并非同一人。

      

    奏牘還記載,劉賀每年要給當時的宣帝和上官太后上書“秋請”。漢制規(guī)定,諸侯王、列侯每年正月要派大臣前往長安朝拜皇帝和祭祀先祖,秋天要上奏天子進行“秋請”。

      

    同時,還需要進獻酎金助祭,如簡牘記載“年酎黃金□□兩”。進獻酎金的數(shù)量與列侯的食邑大小直接相關,根據(jù)《漢律·金布令》,“率千口奉金四兩,奇不滿千口至五百口亦四兩”,也就是說每一千戶食邑需要進獻酎金四兩。

      

    劉賀被封為;韬詈螅⒔o的食邑為5000戶,這意味著劉賀每年要給朝廷進獻2斤黃金。劉賀墓出土的金餅上有墨書隸體“南藩;韬畛假R,元康三年酎金一斤”字樣,說明墓中隨葬的這些金餅可能就是用于進獻朝廷的酎金。

      

      ;韬顒①R墓出土的《國除詔書》簡牘。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/供圖

      

      《國除詔書》重現(xiàn)漢代“圣旨”原貌

      

    ;韬钅怪鳂∈椅魇易钗鱾(cè)的兩個漆箱內(nèi),出土數(shù)十枚記述墓主人即第一代;韬顒①R去世后;韬顕怀龂膬詴。其中最西側(cè)漆盒內(nèi)保存有較為完整的10枚木牘,牘背面有序號,墨寫隸書。學界稱之為《國除詔書》,但更準確的稱謂應該是“奏請;韬顕鴩t書”。

      

    《國除詔書》繼肩水金關漢簡《永始三年詔書》、甘谷漢簡《示章詔書》后,又一次重現(xiàn)了兩千年前“圣旨”的原貌。

      

    由詔書可知,劉賀去世于神爵三年九月乙巳,即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,同年;韬顕怀龂,彌補了史料對劉賀死亡時間的空缺。劉賀死后,海昏國先把劉賀長子劉充國上報為嗣子,繼承侯位,但是劉充國還沒來得及繼位就去世,后又上報次子劉奉親為嗣子,劉奉親也很快生病去世。由于《國除詔書》隨葬在劉賀墓中,可推測劉充國、劉奉親均死于劉賀入葬之前。

      ;韬顒①R墓出土《國除詔書》“群臣奏請除國的奏文”。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/供圖

      《國除詔書》為進一步探討;韬顕蚺c侯家治地提供了新史料。根據(jù)牘文記載,該詔書從長安發(fā)出后,先是到達豫章郡,再下行傳遞至;韬顕詈筠D(zhuǎn)至“侯家”,也就是劉賀所居之處。

      

    彼時,;韬顕嘤梢粋叫“千秋”的宜春縣長代理,;韬顕┯山ǔ强h尉代理。據(jù)漢官制,縣、侯國長吏空缺,由近次或近秩次官吏兼補。宜春縣長、建城縣尉分別兼守;韬顕、丞二職,說明;、宜春、建城三縣之間關系緊密,再依漢“守官”特性,可證明西漢宜春、建城二縣歸屬于;韬顕。

      

    又據(jù)簡牘記載,“侯家別治鄡陽”。“別治”指的是于侯國治所外,令尋治地辦公。漢諸侯王、列侯多以“王家”或“侯家”代稱,顯然,牘文中的“侯家”當指海昏侯家。“侯家別治鄡陽”,已指明海昏侯家治地在豫章鄡陽縣。

      

    簡牘還記載:“乃以□□故主也。中國□饒之地,合六縣以為國!边@應該是指;韬顕踉O時的疆域范圍涵蓋六個縣!稘h書·地理志》載,西漢末豫章下轄十八縣,共67462戶,平均每縣3747戶。;韬顕麄“六縣”的概率較低,或是以某一縣為主體,兼含其他五縣部分地區(qū)拼組建國。

      

    《國除詔書》可以彌補正史文獻記載的空缺,為研究海昏侯國、海昏縣及江西地域文化提供重要實證。(作者| 吳方浪沙廷江)

     



    新聞:0791-86849275  廣告:86847125  手機報:86847093   
     相 關 新 聞
      中國江西新聞網(wǎng)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  1. 1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訊”或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”、“大江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江西網(wǎng)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(wǎng)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  2. 2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訊[XXX報]”或“中國江西網(wǎng)-XXX報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江西日報社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江西網(wǎng)·XXX報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  3. 3、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中國江西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其他媒體之稿件,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,不授權任何機構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、截取、復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(wǎng)發(fā)布,可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。
      4. 4、如因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請在30日內(nèi)進行。※聯(lián)系方式:中國江西網(wǎng) 電話:0791-86849032
      版權所有©中國江西新聞網(wǎng)    新聞:0791-86849275    廣告:0791-86847125    手機報:0791-86847093    
      贛ICP備案:贛B2-20050349號   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贛B2--20120039    新出網(wǎng)證(贛)字06號
      網(wǎng)絡視聽許可:1407206號   文網(wǎng)文 [2009] 144號    贛演經(jīng)字編號048
      主管: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  中共江西省委外宣辦  江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  主辦:江西日報社